您当前的位置:奢品观察网资讯正文

关于“速生鸡”事件的慢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7-09-10 02:21:16  阅读:9417 来源:新浪财经作者:聂远

  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博士后 田永胜

  2012年12月,媒体曝光了肯德基[微博]等洋快餐企业的供应商山西粟海集团饲养的肉鸡大量喂食抗生素。“速生鸡”事件一经曝光即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应。然而,12月18日,央视又曝光了山东多个地方的养殖场给鸡喂阿莫西林等20多种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甚至给白羽鸡喂食国家明令禁止的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和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让30克的小鸡在40天内到3000至3500克。而这些含有抗生素鸡、激素的“速生鸡”在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的情况下,被山东六和集团收购,并供给肯德基。 

  两起接踵而至的“速生鸡”事件,再次触动了公众对食品安全高度敏感的神经。同以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一样,人们仍然一如既往地谴责那些似乎永远没有一点改进的老环节:养殖方的一味“朝钱看”、监管者的不作为不负责、企业的虚与委蛇、检测制度的形同虚设。然后,有关部门又迅速行动起来,把涉事的养殖方和企业查处一番。事情就到此结束了。

  不断爆发的食品安全事件,真的很像是一幕不断上演的雷同剧目,雷同的剧情、雷同的角色、雷同的结局。作为消费者,我们不是看客,而是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的潜在受害者。如此恶劣事情一再重复发生,背后必然有着同样的诱因,这些诱因是什么呢?作为消费者,对于事关自己生命安全的食品事件该怎么应对呢?在“速生鸡”事件沉寂之后,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一、速生鸡,是散养户造成的吗?

  “速生鸡”在业内被称为白羽肉鸡。我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从美国、加拿大引入白羽快大鸡,当时一只小鸡长到2000克要56天。现在,这一时间已缩短至45天。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统计,我国2012年白羽鸡出栏约50亿只,产鸡肉超过850万吨,包括农户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的总数达到3000多万人。

  可见,“速成鸡”其实是个在中国发展了二十多年的庞大产业链和利益链。也就是说,不仅快餐市场上的炸鸡腿、炸鸡翅都是使用这样的肉鸡,而且我们在菜场里、超市里买到的肉鸡,大多数也是“45天”的产物。多年来,全国人民吃掉多少亿只富含抗生素、激素、违禁药物的“速生鸡”,却浑然不觉。只是当这个老话题被央视用2年时间的调查赤裸裸地展示在全国人民眼前,其早为业内人士共知的内幕,才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波,引爆了又一个领域的食品安全事件。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一只鸡45天长到能够出栏的2000克至2500克重,是十分正常的。但是,近期报道的“速生鸡”可以长到2500至3000克,显然违背了白羽鸡自然的生长规律。也许,可以如某些专家那样,把滥用抗生素和违规使用激素的罪责一股脑地推给某些养殖户,以保全整个行业的形象。但是,早在2007年,中国每年就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到2012年,这个数字只会增加不会变少。那么,要说个别养殖户违规滥用药物,就能够用了10万吨抗生素(还不包括其它兽药),打死大家,也没有人会相信!

  实际上,在整个养殖业的链条中,养殖户作为弱势群体,无论是鸡苗的供应、饲料的购买,还是兽药的使用上,都受制于企业。山东六和集团销售兽药的毛利高达60%。如果农户用药不够的话,公司就从农户的利润里扣钱。一只2750克(5.5斤)的鸡,必须使用1.5元的药,这是行业不成文的标准。山东地区一只2750克的肉鸡,平均用药在1.7元~1.8元。养殖户用1.8元兽药,肉鸡养殖企业要挣8~9毛钱。这就说明,农户是被迫要求用药的,大型养殖企业在兽药滥用中起到推波助澜的副作用。

  但是,“速生鸡”被曝光后,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却只是拿那些没有背景的散养户是问,而袒护类似粟海集团、六和集团、肯德基这样的大企业,对其处罚是轻轻举起又轻轻放下。

  二、鲜被提及的饲料秘密

  “速生鸡”速成的秘密,除了被揭露出来的大量地运用抗生素和禁用激素外,还在于饲料中各种添加剂特别是药物添加剂的催化。

  我们从媒体的披露看,山西粟海集团喂养肉鸡的饲料共有三种,前十天吃长营养的一号饲料,接下来二十天吃长骨骼的二号饲料,最后十五天吃长肉的三号饲料,一天甚至能长100到150克。其中,就含有预防和治疗疾病作用的兽药添加剂,也有促生长作用的兽药添加剂。

  我国药物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早使用的大多是链霉素、四环素等人畜共用的品种。因这类产品耐药性较强、人畜交叉感染风险较高、在禽畜体内的药残留较多,逐渐被淘汰。2001年,农业部年制定了《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农业部168号公告),共收载了57种饲料药物添加剂,之后,农业部又单独批准若干种饲料药物添加剂。这就造成有病没病,全部吃药的状况。一般来讲,肉鸡出栏前一周应停止向饲料中添加药物。但是,无论是山西还是山东的养殖场,在“速生鸡”出栏前使用的仍然是促进生长的饲料,显然其中仍然有药物。此外,有些饲料生产企业为了保密或为了逃避报批,在饲料中添加了一些兽药,不印在标签上。养殖户一直用到动物上市,便造成药物在肉中残留,这些是兽药残留形成的重要因素。

  饲料中添加的兽药,一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二是造成畜禽机体免疫力下降,三是引起畜禽内源性感染和二重感染。那些陷入“耐药性”恶性循环怪圈的养殖场或养殖户,就不得不再另外买来各种抗生素预防“速生鸡”的疾病和死亡。进一步加大兽药残留的程度。

  为了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很多国家严格禁止把抗生素添加到畜禽饲料中。1986年,瑞典宣布禁止在畜禽饲料中使用抗生素;1997年,联合国[微博]粮农组织要求停止或禁止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2006年,欧盟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2008 年日本、2011 年韩国相继立法抵制抗生素在饲料中的滥用。我们也应该禁止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禁止生产和销售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兽药,鼓励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研究和应用无毒、无污染、无残留、抗疾病、促生长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产品。这样,才能确保“速生鸡”的安全。

  三、长期被漠视的动物福利

  “速生鸡”的大量用药,是因为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这与养鸡场糟糕的动物福利状况直接相关。在中国大环境下,健康的鸡群极少。再加上一个棚养6000只鸡。原本1平方米养10只鸡,如今塞进了15只。如此高密度养殖、恶劣的生存环境、富含病毒的空气,使鸡群很容易发病。到鸡的成长后期,即使用药也很难控制病情。怎么办?从鸡苗一进棚就开始大量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并且用药量越来越大,甚至用激素加快催肥,缩短生长周期。如果还控制不住,干脆提前出栏。这才造成“速生鸡”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2002年,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就指出,由于动物以非自然的方式喂养,生活在拥挤不透风的环境中,导致动物患病增加,也危及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并且警告说,工业化畜牧方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食品生产方式,食品保障、农村结构、环境、食品安全、人类营养与动物福利都将被不断发展的工业化畜牧业推向危险的境地。

  因此,动物福利,就是减少动物疾病,降低兽药使用量,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途径。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 多个国家建立了完善的动物福利法规,对养殖场的饲养密度、动物的生活环境都做了相关规定。保护动物福利,最终是为了人的食品安全和健康!我国应顺应世界潮流,积极推动养殖业重视动物福利,引导消费者愿意为了食品安全购买享受动物福利的动物产品。同时,限制不符合福利标准的禽畜产品进入市场,然后,逐步建立保障动物福利法律体系。

  四、消费者必须学会自我保护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个顽疾。多年来,社会各界纷纷出主意,求解这个时代难题。如:完善体制论、加强监管论、提升道德论,等等,但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一起接一起的食品安全事件。

  “速生鸡”事件曝光还没有2个月,对产业链的影响已经逐渐淡去,“速生鸡”价格已经回升至接近事发前的水平。在“速生鸡”的行业潜规则并没有消除之前,在“速生鸡”的安全并没有得到保障之前,消费者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大啖“速生鸡”。这只能说明消费者是太不注重自己的健康了!我国抗生素人均年消费量达到138克左右,是美国人均用量13克的10倍之多,而其中有超过1/3的抗生素是通过鸡鸭鱼肉等肉食性食品进入人体的。我们知道,经常食用含有抗生素的食品,即使是微量的,也能使人出现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而激素的作用更强,会明显影响机体的激素平衡,而且有致癌危险。近些年,一些儿童性早熟的事件不时见诸报端,九岁女孩生子,三四岁的乳房发育,这都是激素食品惹的祸,儿童也恰恰是“速生鸡”的主要消费群体。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等国家禁用产品会造成药物残留损伤人的生殖系统,并造成不可恢复性损伤。可见,“兽药”猛于虎啊!

  从某些方面说,正是消费者的大量消费,促进了、支持了一次次的食品安全事件。作为消费者,要想获得安全健康的动物性食品,不能单纯依靠养殖户、企业的自律和良心,多年来的事实已经告诉我们:这是靠不住的;也不能依靠政府的监管,多年来的事实也告诉我们:市场的利益驱动力要远远强于政府的监管。

  作为消费者,学会自我保护,不仅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会促进食品安全程度的提高!每个消费者都应该以是否有利于健康为标准来选择饮食,而不能为一时的口舌之欲损害自己的健康!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